同比增长21%,去年占全社会用电量的风电发电13.8%
记者从国家能源局13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:2022年,全国风电、光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.2亿千瓦,量首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,次突再创历史新高。破万风电、亿千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,去年达到1.19万亿千瓦时、风电发电同比增长21%,光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量首13.8%,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。次突
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。破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,亿千当前,去年陆上6兆瓦级、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,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.1%;光伏治沙、农业+光伏、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,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,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,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%以上。
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。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、风力发电机、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%。同时,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,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.6亿吨,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.73亿吨,合计减排28.3亿吨,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%。
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、配置灵活、建设周期短等优势,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、调峰、调频、爬坡等多种作用,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,截至2022年底,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,比2021年底增长110%以上,平均储能时长约2.1小时。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看,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.2%,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,新增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.4%、2.3%,占比增速明显加快。此外,飞轮、重力、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。
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电源结构、网架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,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,对辅助服务的需求量显著增加。提供辅助服务主体范围包括新型储能、自备电厂、工商业可中断负荷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、虚拟电厂等。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学顺介绍,去年年底,我国统一的辅助服务规则体系基本形成。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,2022年全国共挖掘全系统调节能力超过9000万千瓦,年均促进清洁能源增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;煤电企业因为辅助服务获得补偿收益约320亿元,有效激发了煤电企业灵活性改造的积极性。
近年来,我国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。2022年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和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。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共5.25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9%,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0.8%,同比提高15.4个百分点。其中,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超1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近50%,市场在促进电力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。
“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主体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同比增长29%,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,为电力市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达0.449元/千瓦时,较全国平均基准电价上浮约18.3%,有力缓解了煤电企业亏损局面。”赵学顺说。
(记者 丁怡婷)
《人民日报》(2023年02月14日10版)
标签:风电光伏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
评论列表
5月2日,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,中国组合陈芋汐/全红婵以350.88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。↑获得冠军的中国组合陈芋汐右)/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。↑获得冠军的
2025-05-13 02:14受隔夜美股大跌影响,A股市场三大股指今日长时间维持低位运行,临近尾盘,权重白马股拉升反弹,沪深两市股指跌幅收窄至1%以内,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跌幅相对较小。个股层面跌多涨少,截至收盘,2300
2025-05-13 02:10周二,两市股指双双低开,沪指探底回升后维持低位震荡走势;创业板指在国产软件等题材股的带动下强势反弹,一度涨逾2%,午后涨幅有所收窄。截至收盘,沪指报2844.51点,下跌0.52%;深成指报9339.
2025-05-13 01:10一方面,审核趋严让不少新三板公司主动终止IPO;另一方面,不少上市公司欲通过并购重组拓展新业务,完善产业链条。双方各取所需,使得今年以来A股公司“联姻”新三板公司升温。业内人士指出,当前新三板市场低迷
2025-05-13 00:11